今天推荐大家一套 有趣又干货满满的数理化 工具书,小学生必备 。
《万物的尺度:看得见的单位》:介绍数理化的各种单位。
《万物的密码:看得见的数学》:激发孩子数学兴趣的书。
《万物的本原:探秘元素王国》:可以作为化学入门科普书。
做 启蒙、做 工具书,随时翻阅都可以, 非常值得入手。
先说说 《万物的尺度:看得见的单位》。
谁说单位只能死记硬背?这本书直接把知识变成「视觉游戏」!用有趣的方式科普单位的起源、定义还有应用。
展开剩余94%一开篇就是 有意思的漫画故事,单位探险队在生活中到处找 1m 长的东西。
当年老师教1米=张开双臂,记住就行? 这本书说:「格局打开!」
1米可以是50枚1日元硬币连排、双臂展开长度、6个跳箱叠高等,多维度参照物引导孩子建立对"米"的 立体认知,并延伸出观察其他单位的多元视角。
书中还采用了 大量的图片和图例,让抽象的单位 变得具体可感,直观量化,容易理解, 方便记忆。
比如,我们都知道1秒很短,但 1秒也可以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高山滑雪运动员1秒可以划出44.44米;民航飞机可以飞出250米……
孩子看到这里,哇哇表示 太小看1秒了。
万物皆可「单位化」。
游戏实验演示1立方米空间容纳人数……
4个苹果诠释1千克,立马让孩子心里有个大概了。
用牛奶盒展示1升有多少?
整本书 内容全面, 分类详细。它将大众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所有单位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。
首先将单位分成了长度、面积、质量、发光强度的单位等 23大类。之后,在这框架下仔细介绍了 36种单位,延伸关联其他 40余种单位。
从小学数学单位换算,到初高中物理的焦耳、帕斯卡、贝克勒尔等进阶概念都有, 覆盖了理科全科单位学习。
此外,还提供了 十分详尽的阅读方法。
每个单位均设“ 定义诠释+知识延伸+人文背景"模块。
比如,学习“ 瓦特”这个单位时,孩子们可以看到为什么瓦特这个人名会被命名为单位,知晓常用家电功率,了解电费是怎么产生的,从而产生了节约用电意识, 这比父母唠叨成千上万遍都管用。
这种 实拍图+类比图的组合模式、 硬核单位科普+人文背景知识的方式。
使单位的学习 不再是粗暴地死记硬背、换算和套用公式,更是变得更有趣直观。
不仅培养孩子 理性的思考方式,还 丰富了视野。
这样学单位,有趣还深刻,快把这本全面的单位百科书《万物的尺度:看得见的单位》带给孩子吧!
一提到数学,是不是就想到考试和升学了~
其实呢, 数学也可以很有趣, 比如:你知道如何测量地球的大小?如何计算出圆周率?如何把手表当指南针?……
来看看这本《万物的密码:看得见的数学》吧,一本既是教材又能做手工的书。
这是 目录, 很有意思吧!
从书名也不难看出, 这是一本数学科普书,全书分为 4大类、 38个主题、和 4个“博识专栏”。
就说“美丽的数和比例” 这个部分,就介绍了 黄金比、斐波那契数列、质数、幻方等, 内容既有熟悉的,也有陌生的,最适合小朋友学习,不会觉得无聊和晦涩难懂,而是持续抱有兴趣
按小学教材看,书中介绍了球、多面体、三角形、七巧板、内径和外径、速度、质数、圆形周长等知识点, 既可以作为数学入门,又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。
像 “ 腹部的隆起” 主题,其实是在 教孩子计算圆形周长,还给出用多边形推演圆周率的方法,你也可以试试。
但它又不只是一本数学书。数学是 多学科基础,能解释现实现象。
比如, 在马路上捕捉「视错觉陷阱」,用白漆写的“注意学生”的字样,还有用彩漆画的奇怪多边形。 这些是考虑到司机眼睛的高度和车速, 起警示和减速的作用。
讲 “将正方形的蛋糕五等分” 时,作者还提问,能不能只 用直尺把黏土五等分,快让孩子用所学知识试试!
学知识就得学以致用。
比如,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制作电影和纪录片;利用黄金比来做设计和绘画……
孩子能 用书中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,才是 真正学透了。
最后,这本书还很好玩, 激发孩子数学兴趣。
书中还有一些 小手工,比如纸球灯、经纬度模型地球仪、用不规则多面体拼接恐龙,听着好像成了一本折纸书、手工书,其实是让孩子 在动手实践中透彻理解、加深记忆。
都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不妨把这本书交给孩子,让他们放松、做做手工,激发数学兴趣后再投入学习,学起来 轻松还省力!
最后看看 《万物的本原:探秘元素王国》,这是一本给小学生讲 化学中元素周期表的书。一点不枯燥, 还能get到超多新奇知识。
不信你看。
哈哈,就说“ 信口雌黄”这个成语吧,形容人胡说八道,为啥呢?因为 古人写错字用“雌黄”涂改。而“雌黄”的成分是 三硫化二砷(As₂S₃)。
有“雌”就有“雄”,“ 雄黄”叫作 四硫化四砷,化学式As₄S₄。
《白蛇传》里白娘子端午节现原形,就是因为喝了 “雄黄” 酒。 “雄黄”“雌黄” 都和化学元素 “砷” 有关,听完故事是不是很难忘掉?
再比如 铝,现在不值钱,可 19世纪铝比黄金还贵,法国皇帝还打造过铝王冠。后来化学家发明新炼铝方法,铝才走进咱普通人生活。
自由女神变绿真相:其实最初她是古铜色,为啥变色呢?
不是修缮涂的,是原始铜质外皮长期暴露在潮湿海边空气里,在水蒸气和氧气作用下,铜变成铜绿,所以成绿色啦!
把跨学科的人文知识和元素联系起来,学起来轻松又有趣。
这本书还很懂孩子,特别会抓孩子的兴趣点。
把枯燥元素周期表变「化学界复仇者联盟」档案!,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故事和性格。
氢是元素国王,因为宇宙大爆炸产生最早的元素就是氢,约占宇宙已知物质的75%,非常富有。
锂是放电侠,因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,科学家发现锂是制造电池的好材料,才有了“锂电池”。
硼是刚强硬汉,和它化合的物质都变得很硬,。比如碳化硼(B₄C)、氮化硼(BN),他们跟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三种材料之一。
然后 碳是生命缔造者, 氮是农业学家, 氟是激情演说家, 钠是顶级大厨等等,是不是看着都想认识。
稀有气体的惰性,状态看着就很懒,不活跃。
放射性元素,每一个都像 危险体,见了想远离;
人造元素,不规范,充满了 不确定性。
总之,作者把 每种元素最明显特点拟人化,还有身份卡,非常有趣,也 便于理解和记忆。
这些人格化的手法丰富了孩子对科学的认知,也更容易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情。
书中还提供了一些 化学小实验,取材简单,易见效果, 在家就可以做。
用胶布手工制作石墨烯
把鸡蛋放在白醋里制作“无壳蛋”
用米汤和碘伏制作“密码信”
……
用胶布手工制作石墨烯
把鸡蛋放在白醋里制作“无壳蛋”
用米汤和碘伏制作“密码信”
……
这些实验不仅让孩子在感受化学的神奇,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。
整本书的元素周期表 配色亮眼,图文 排版舒服,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。
展示铀原子的大小,用地球和网球的对比图,也能帮助孩子想象。
每一种元素都 贴心写上了拼音。再也不用担心生僻字不会念。
通过这本书,他们不但能学到化学知识,更重要的是 激发了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,培养了科学思维。
《万物的尺度:看得见的单位》+《万物的密码:看得见的数学》+《万物的本原:探秘元素王国》:3本,性价比平装,团价 39.9元。
发布于:广东省